放下衣袖,穿好外衣,张振业站起身,接过刚盖好印章的献血证书,与工作人员愉快的挥手告别后,走出血站。在6月14日“世界献血日”到来前,张振业习惯性地完成了这一系列动作,而今年,已经是他坚持无偿献血的第20个年头。
张振业,1986年参军,199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解放军科学技术大学(炮兵校区),1999年光荣退伍,退役后一直在城乡建设服务中心工作。人们常说“干一行,爱一行,专一行”,这句话在张振业这里得到了诠释。在部队期间,他就曾多次荣获嘉奖和荣立个人三等功,转业来到地方工作依然发扬光荣传统,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不改军人本色。除了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公益事业外,张振业和同事们一起也把本职工作干得井井有条。2000年被安排在城乡建设服务中心后,工作之初,由于自己对所从事的专业不熟悉,他就虚心向书本学,向老同志学,向身边的同志学,使自己很快适应了自己的本职工作。拆迁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。是城市发展的先遣队,拆迁工作进度关系城市规划发展。只有拆迁工作到位,按时完成任务。城市才能精准发展。拆迁工作政策性强,关系到国家政策和拆迁户的切身利益。为把拆迁工作做实、做细,他和同志们一起加班加点,不分昼夜。不厌其烦,真正做到“五加二、白加黑”做拆迁户的思想工作,特别是遇到拆迁困难户,在语言及行动不理智的情况下,他们这些工作人员毫不退缩,发扬军人不屈不挠的敢担当,敢碰硬的作风,耐心细致,苦口婆心,循序渐进,摆事实讲道理,做通每一户的工作,确保拆迁任务顺利完成。他先后参与或牵头完成了滨河大道,涑河一、二期。双龙水岸等片区的征收改造项目。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,并获得“振兴沂蒙劳动奖章”等荣誉。他通过不断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。在社会的各个角色中彰显军人本色、真抓实干,弘扬正能量。
13年的军旅生涯历练。也让“为人民服务”的信念深深地植根在张振业的心中。自从2001年第一次献血以来,他已经累计献血超过4200ml。回想起第一次接触献血的场景,张振业至今记忆犹新。“当时某国道发生特大交通事故,因受伤人员多,急需血液,地方政府向部队求援,连队接到上级命令后抽调部分人员。火速赶望救治医院,因特殊原因我没有现成就有点遗憾。”张振业说,那次虽然没献血成功,但为后来参与无偿献血奠定了基础。说起无偿献血的初衷,张振业表示:“献血能救很多人,更何况适量献血还能让自己身体保持更健康的功能和状态,我们当兵的人是随时准备上战场的,应该说每人都是硬汉子。虽然退伍了,无偿献血这点小事也是我们退役军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。”
血浓于水,情重于山,无偿献血是一种奉献,也是一种责任。1999年转业回老家,后因受家人影响,张振业主动加入无偿献血队伍,无论是定期献血,还是血源紧张急需时,只要得到信息条件允许情况下他都会及时到场。从一开始献全血,到后来捐献血小板,在这个过程中,张振业都抱着能够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来帮助他人的想法。在他看来,这也是他热爱国家,关爱他人。贡献社会的一种方式。
身边的同事朋友看到张振业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,都十分好奇。张振业总是拿自己献血后的身体做例子,给他们耐心细致的讲解。大力宣传参加无偿献血的益处。他解释说献血不仅不会危害身体健康,反而会有益身体健康,世界权威机构大量科学研究证明,定期适量献血,特别是单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。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,对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。和减少癌症的发生率有积极的作用。
张振业告诉记者,只要身体允许符合献血条件。他就不会停止奉献爱心,会把这项公益事业进行到底。同时他还会用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的人加入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中。让更多的人伸出双手献出爱心,积极参加无偿献血。用大爱无疆托起更多的生命希望。
血液是生命的动力之源,一旦缺失就会对我们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威胁。聚沙成塔,集腋成裘,一个人献血微不足道。千千万万人撸起袖子伸出胳膊方能汇聚爱的海洋。2020年世界献血者日的活动主题,“安全血液拯救生命”,以及口号“献血,让世界更健康”。安全血液能够拯救生命,需要每个健康人奉献出一份热血,一份爱心,给那些急等用血的患者一个生的希望。很多时候,一袋血液就意味着一条生命,谁也无法预言重大疫情、突发重大意外事故何时会发生,但定期献血让血库有足够的血液储备。能在最为关键的时刻去点亮他人的生命。“在不断奉献爱心的过程,充分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,也是一种崇高的理想境界。”这也是张振业作为革命退伍军人对“红色基因”的一种传承。(胡晨)
责任编辑 王懿